【云南函授專科】考試復習資料歷史--世界史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 17世紀的俄國是一個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國家。1682年,年幼的彼得即位,稱彼得一世,1689年開始獨自掌握大權。 改革的目的和內容 彼得一世為了滿足向外擴張領土的野心,使俄國成為一個軍事強國,進行了加強統治、擴大軍事力量和發展經濟的改革。 他的改革包括: A.仿照西歐樣式建立和擴大海軍,實行按農戶征兵的制度; B.派人到西歐學習文化技術,改進軍事裝備; C.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使工場能夠得到終身做工的勞動力; D.開辦各類軍事學校,培養軍事技術和指揮人才。要求貴族子弟在10到15歲之間必須學習; E.要求俄國人生活習慣西歐化,不穿長袍,改穿西歐短裝;還強迫剪掉長胡子。 改革的后果 彼得一世的改革,促進了經濟發展,加強了軍事力量,鞏固了貴族地主和商人對國家的統治,為沙皇俄國的進一步侵略擴張創造了物質條件。彼得一世和他的繼承者們繼續加強農奴制,把大量土地連同農奴賜給貴族和寵巨,還頒布法令,不斷擴大貴族地主奴役農奴的權利。沉重的剝削和壓迫激起了勞動人民的不斷反抗。 2.1861年農奴制改革 俄國的農奴制 17至18世紀,當資本主義在西歐繼續發展時,俄國還是一個農奴制的落后的封建國家,工場主要使用農奴勞動,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農奴制度對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明顯的阻礙作用。資本主義工業所需要的自由勞動力得不到滿足,國內市場受到限制。所有這些都表明,農奴制度已經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 改革的目的 為保護貴族地主的利益而決定廢除農奴制度,于1861年3月3日(俄歷2月19
世界史
1.沙皇俄國的改革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hy232.cn/lishi/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