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專升本】成人高考復習資料語文--精講班-苦 惱
苦 惱 五十七 苦 惱 契訶夫 一、作者簡介 契訶夫,俄國杰出的小說家,優秀的戲劇家。生于小商人家庭。他反對沙皇專制制度,提倡民主主義思想,創作中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善于塑造“小人物”。作品有《變色龍》、《一個小官員的死》、《套中人》《萬卡》、《草原》、《第六病室》等。在戲劇方面有《三姊妹》、《櫻桃園》、《萬尼亞舅舅》等。 契訶夫小說的言簡意賅,冷峻客觀,獨樹一幟。他與莫泊桑齊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家之一。 二、背景材料 1.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俄國杰出作家、小說家、戲劇家。出生于破產商人家庭,早年邊做家庭教師邊求學。1884年畢業于莫斯科大學醫學系。學生時即開始以“契洪特”的筆名寫作詼諧小品和幽默短篇小說。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揭露官場阿諛逢迎的陋習和警察的專橫與殘暴,如《一個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等。后來隨著對社會生活認識的加深,他轉向描寫普通人的悲慘生活,作品的批判性也進一步加強。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是契訶夫創作的高峰時期。他寫出了一系列思想深刻的名篇,如《第六病室》、《裝在套子里的人》、《帶閣樓的房子》、《新娘》。契訶夫的小說樸素、緊湊、凝煉,不僅具有很強的客觀性,而且富于抒情色彩。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短篇小說藝術對歐洲文學和我國現當代文學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契訶夫還是一位卓越的劇作家,其名劇《海鷗》、《櫻桃園》不僅思想深刻,而且在藝術上也具有創新性,開創了抒情心理劇的先河,在俄國戲劇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2.契訶夫生活的時代,如列寧所指出的:“俄國正處于這樣的變革的時代,這時舊的東西無可挽回在大家的眼前崩潰了,新的東西剛剛開始安排”,這個時期正是沙皇俄國專制統治的年代,是反動勢力猖獗的時期。契訶夫親眼目睹了農奴制殘余及資本主義的種種罪惡和弊端,對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契訶夫的祖先就是農奴,他曾說:“在我的血管里流著農民的血?!?span style="font-size: 16px;">19世紀80年代中期,契訶夫對當時的社會“舊的東西”認識越來越深刻,而且更加強烈地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 3.1886年契訶夫創作了短篇小說《苦惱》。這個短篇是他小說中的精品,被托爾斯泰稱為第一流作品。高爾基也認為這篇小說是非常真實生動的短篇小說。 三、主要情節概括 《苦惱》講述的是馬車夫姚納在一個冬夜的拉車生活。姚納的兒子這個星期在醫院死去,他老人家早已失去老伴,現在孤苦伶仃,悲痛麻木。他接待了幾批乘客,路上幾次想向乘客苦訴自己的苦惱與悲痛,但得到的卻是乘客催趕的責罵,因為人們嫌他心不在焉。夜深了,他回到大車店,但連喂馬的燕麥錢都沒賺到。黑暗、孤寂與悲痛又涌上心頭,天冷使他心更冷。他輕輕地撫摩著自己忠實的小母馬,把心里話統統對它倒了出來。 四、內容分析 《苦惱》描寫了一個老車夫姚納死了老伴,兒子又剛剛死去,他想向人傾訴自己心中的痛苦,無奈偌大的一個彼得堡竟找不到一個能夠聽他說話的人,最后他只能對自己的馬兒訴說。作品通過無處訴說苦惱的姚納的悲劇,揭示了19世紀俄國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冷酷無情,這正是當時俄國社會生活的縮影。 層次剖析 1.層次剖析。 這篇小說以“我向誰去訴說我的悲傷”為情節線索,全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大雪紛飛的黃昏,車夫姚納一動不動地在車座上,只有小母馬陪伴他。這一段是作品的序曲。 第二部分:(從“姚納和他的小母馬有好久沒動了”到“不過聽不上兩句話就會嗚嗚地哭起來”。)這部分是情節的主體,寫車夫姚納向人們傾訴心中苦惱時的情景和遭遇。 第一次,姚納拉一個軍人到維堡區去。他向軍人訴說兒子死了的苦惱,軍人絲毫不感興趣,只是催促他:“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hy232.cn/yuwen57/4469.html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聲明:
云南成考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