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成人高考】2019年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常見考點(二)
考點三:環境與生態因子
1.環境是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及直接、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在生物科學中,環境是指圍繞著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的一切事物的總和。關于環境的分類,按環境性質可分為自然環境、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按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可分為原生環境和次生環境;按環境范圍大小可分為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區域環境、微環境和內環境;按環境大小可分為大環境和小環境。
2.在環境中,對生物個體或群體的生活或分布起著影響作用的因素稱為環境因子(即生態因子)。生態因子可分為五大類: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為因子。所有的生態因子綜合作用構成生物的生態環境,而相對于生態環境,生境是具體的生物個體或群體生活區域的生態環境與生物影響下的次生環境。
3.生態因子具有六大作用規律:綜合作用、主導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階段性作用、不可代替性和補償作用、限制性作用。主要內容是:每一個生態因子都是在與其他因子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中起作用的,任何一個因子的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起綜合作用的諸多生態因子中,有一個或少數幾個對生物起主要的、決定性的作用;為認識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及分布,根據生態因子與生物的作用關系將生態因子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作用類型;生物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對生態因子的需求不同,具有階段性特點;作用于生物體的生態因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每個生態因子對生物的影響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但由于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某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因子來部分補償;生物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態因子或生態因子的不同強度,因此某一生態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長發育的某一特定階段。另外,兩個重要定律需要注意學習,即利比希最低率和謝爾福德耐性定律。利比希最低率的基本內容是: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種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決定該物種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謝爾福德耐性定律的基本內容是:任何一個生態因子在數量上或質量上的不足或過多,即當其接近或達到某種生物的耐受限度時,就會影響該種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考點四:生態學的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
生態學的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掌握生態學幾個發展時期的時間分界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生態學成就,了解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生態學的研究情況。生態學的發展主要經歷了萌芽時期、建立時期、鞏固時期、現代生態學時期。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hy232.cn/shengtaixuejichu/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