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成人高考】專升本復習資料政治--第五章: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和基本結構
第五章: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和基本結構 唯心史觀的根本缺陷 (1)兩個根源缺陷:A只看到人們歷史活動思想動機,看不到物質的根源;B只看到少數英雄人物歷史作用,看不到人民群眾決定作用。 2.歷史唯物史觀創立的偉大意義 (2)唯物史觀創立,實現了唯物辨證的自然觀和認識論、歷史觀高度統一,宣告了真正徹底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生 3為什么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4.為什么說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6.生產關系的構成和類型 B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交換關系
(1唯物史觀創立、破天荒第一次系統地用唯物主義觀點來解釋人類歷史發展,揭示歷史發展的辨證法
(3)唯物史觀創立是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
(4)唯物史觀創立為整個關于歷史的學科,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基礎和方法論的指南
(5)唯物史觀創立為無產階級極其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提供理論上的根據。
1)實踐構成了社會意識的發展和意識發展的動力
2)實踐是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發源地和基礎
3)實踐將人類社會從自然界提升出來,同時也與自然界親密聯系起來
4)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基本存在形式
5)實踐使社會歷史的發展實現了合目的性和各規律性的統一
6)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最基本的動力
答:(1)人類社會盡管有其特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樣也有客觀性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過程
(2)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有規律的辨證發展過程
(3)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也能用自然界那樣的精確性加以考察和研究
5簡述生產力的性質和構成
答:(1)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實際能力
(2)生產力具有如下性質:A生產力具有人的屬性;B生產力具有社會性;C生產力具有客觀性;D生產力具有歷史性。
(3)生產力的構成:A勞動者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人,包括體力勞動者;
B勞動資料包括物質資料和物質手段,主要是指生產工具
C勞動對象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天然的自然物;另一類是經過人類加工過的原材料
(4)生產力三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A勞動者是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
B勞動資料是衡量人類改造自然力的物質標志
C勞動對象是物質生產的必要前提
答:(1)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物質關系、經濟關系、社會關系
(2)、生產關系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關系,具有客觀性
(3)生產關系由三個方面內容構成:A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hy232.cn/zhengzhi/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