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藝術活動考點(二)-2019年藝術概論復習資料-云南專升本
考點7 藝術發展的繼承與創新
(1) 繼承和創新是促進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藝術的發展是有其內在繼承性的,這種繼承性,反映著社會意識形態和人們審美觀念的連續性。每一時代的藝術對于后一時代的藝術都是一種既定的存在和條件,后一時代的藝術必然要在前一時代藝術的基礎上得以發展。
(2) 藝術的歷史繼承性,首先表現為對本民族藝術傳統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對其他民族和國家優秀文化和藝術成果的吸納,尤其表現在對藝術的形式與技巧、內容、審美觀念和創作方法等方面的繼承上。
(3) 藝術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除舊布新、推陳出新的過程。為了創新,就要堅持批判的原則,對過去的文化遺產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又要堅持在藝術內容、藝術形式、藝術語言、藝術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創造,不斷適應新時代人們對于審美文化和藝術的需求。
考點8 藝術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
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現象,藝術既具有一般意識形態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審美特性,因而它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作為審美的意識形態,藝術與意識形態各部門以及政治、科學等均有著密切的聯系。
1、藝術與哲學。哲學主要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領域中帶有普遍性的根本規律,哲學主要通過美學這一中介對藝術產生影響。藝術也可以通過審美創造對哲學家的思維及其思想產生啟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哲學。
2、藝術與宗教。藝術與宗教早期曾融合在一起,在其后的發展過程中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二者在認識與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著相似之處。宗教長期利用藝術來宣傳宗教,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藝術也在不斷影響著宗教,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藝術也在不斷影響著宗教。但由于宗教和藝術在思維方式和終極目的上的根本差異,決定了二者的本質區別。
3、藝術與道德。道德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倫理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與藝術的聯系相當緊密。一方面,一定社會的倫理道德總要通過藝術的內容和精神得以體現;另一方面,藝術以審美的方式對道德觀念進行思考并加以表現,從而影響人們的道德觀念。
4、藝術與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政治對于包括藝術在內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領域各部門的影響是最為直接和廣泛的。藝術活動會受到政治的制約和影響,同時也可以對政治產生影響,二者是相互聯系和統一的關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和引導藝術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環境可以保障藝術得到更快、更健康的發展。藝術也可以通過自身顯現的審美情感和精神傾向對人們的政治思想產生一定的作用,從而影響政治的方向和發展。
5、藝術與科學。科學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文化現象,它與藝術有不少相似之處,同時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有本質的區別。現代科學技術為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傳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美學觀念的變化。在思維方式、價值追求等方面,藝術也一直對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考點9 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征
1、藝術活動的審美性。藝術的審美特性是區別與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識形態活動的根本標志。藝術的審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義的,藝術的意識形態特性是隱含在審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藝術的審美世界具有了更為廣闊和深邃的內涵。
2、藝術活動的情感性。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元素。情感主宰著藝術活動的整個過程,貫穿在藝術創作的整個心理過程中。
3、藝術活動的形象性。形象即審美形象,在廣義上包括審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藝術活動特有的方式,是主體對于客體領悟式的審美創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體驗的而不是分析的。形象是構成藝術作品的基本要素,因此,每個藝術形象都必須以個別具體的感性形式出現,把生活中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態和內在特征真實地表現出來,有血有肉、有聲有色,使人產生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覺。
考點10 藝術活動的基本性質
藝術活動是以特有的藝術語言體系為媒介、以創造形象或意境滿足人類審美需求的精神文化活動。
(1)任何藝術活動都必須借助一定的藝術語言體系進行。
(2)藝術活動作為人類的精神文化活動,它的根本性質是審美的社會意識形態。
(3)創造藝術形象或意境是一切藝術活動的出發點,也是一切藝術活動的宗旨、目的、落腳點和最終結果與歸宿。
考點11 藝術活動的功能
(1)審美認知功能。藝術的審美認知功能,是指人通過藝術活動能夠獲得關于自然和社會的知識和信息。藝術對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知功能。對于大至天體,小至原子的自然現象,藝術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
(2)審美娛樂功能。藝術的審美教育功能,是指人在藝術活動中能夠使身心得到調節,精神獲得愉悅。這是藝術最基本的功能。
(3)審美教育功能。藝術的審美教育功能,是指人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藝術具有強大的情緒感染力和影響力,欣賞者往往會沉浸在優秀的藝術作品中,不知不覺地改變自己原有的態度,而接受作品的思想觀念。藝術審美教育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于樂”三個特點。
考點12 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
美育即審美教育,是指運用審美的方式實施教育,旨在提高人們的審美感受力、審美創造力及審美情趣,以促進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
藝術教育主要通過知道人們進行藝術創作、藝術鑒賞等活動,實現美育的最終目標。狹義的藝術教育是指培養專業藝術創作者的特定教育。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hy232.cn/yishugailun/5511.html